菊石之谊——宋庆龄与何香凝-凯发k8官网

菊石之谊——宋庆龄与何香凝

2023年06月28日 14:15:07 | 来源:统战新语

|

  “唯菊与石,品质高洁;唯石与菊,天生硬骨。悠悠清泉,娟娟明月;唯菊与石品质高洁。”这既是何香凝对宋庆龄的赞美,也是她自己一生的写照。她们同志情深、姐妹谊厚,共同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力量。

  两对情深谊重的革命伴侣

  何香凝1878年6月27日出生于香港,19岁时与廖仲恺在广州共结连理。1903年,她追随赴日留学的廖仲恺抵达东京,9月在东京神田神保町的中国留学生会馆第一次见到孙中山。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孙中山推荐廖仲恺、何香凝成为首批会员。何香凝是同盟会的第一位女性成员。

  宋庆龄与何香凝初次见面,是宋庆龄从上海到日本不久。那时,她刚刚同孙中山于1915年10月结婚。宋庆龄了解到,孙中山完全信任廖仲恺夫妇,中国留学生在东京的会议都是在他们家里秘密举行的。何香凝还绘制了一幅国画《万派朝宗》作为新婚贺礼送给孙中山、宋庆龄。


1916年4月9日,孙中山、宋庆龄与廖仲恺、何香凝同革命党人在东京集会,声讨袁世凯复辟帝制

  1921年,广东革命政府成立,廖仲恺出任财政部次长。1921年6月,孙中山为统一中国北伐。7月初,宋庆龄与何香凝一起发动妇女成立了“出征军人慰劳会”,宋庆龄任会长,何香凝任总干事,二人亲赴前线慰劳将士。

  1922年6月15日,陈炯明把廖仲恺诱禁在石井兵工厂,次日凌晨炮轰总统府。宋庆龄以“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的赤诚,坚持先送中山先生撤离险境,才在卫士掩护下突破防线,身体受到无法补偿的摧残。危难之际,何香凝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探望脱险后的宋庆龄,还乘舢板去永丰兵舰看望孙中山,设法送去换洗衣服。

  1925年初,孙中山在北京病重。临终前,孙中山嘱咐何香凝:“彼亦同志一分子,吾死后望善视之。”何香凝回答说:“孙先生的一切主张,我也势必遵守的。至于孙夫人,我也当然尽我的力量来爱护。”孙中山灵柩暂时安置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后,何香凝陪同宋庆龄赴南京勘察墓地。途经上海,在十万市民追悼孙中山大会上,何香凝说:“(孙夫人)在先生病榻之旁,三月未离一步,衣不解带,食不知味,以先生之精神与劳苦,为吾辈所当敬爱。先生日语夫人,盼同志继续革命,今先生死矣,夫人尚在,我辈当念先生之言,随夫人之后,共同奋斗。”

  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内部斗争日趋激烈。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与何香凝到国民党总部参加会议。途中,廖仲恺被国民党右派豢养的暴徒刺杀于中央党部楼前。宋庆龄发去唁电,鼓励何香凝:“先生为党牺牲,精神尚在,吾辈宜勉承先志,竭力进行。”何香凝化悲痛为力量,以美术为革命服务,靠卖画筹建仲恺农工学校,并把儿子廖承志、女儿廖梦醒培养成为真正的革命者。

  两个奋勇斗争的革命战士


1925年4月17日,宋庆龄、何香凝与上海中国国民党女党员合影

  1925年12月4日,何香凝致函宋庆龄,催促她回广州担任国民政府妇女部长。早在广州首次举行中国妇女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上,何香凝就曾发表讲演,鼓励女性走上“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帝国主义和妇女自求解放的道路”。在陪同孙中山北上时,宋庆龄也曾在日本神户高等女子学校讲演,指出“妇女地位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尺度”。在人民心目中,她们已然是妇女界领袖。1926年1月7日,何香凝与两万余人一起在广州欢迎宋庆龄。1月9日,二人和邓颖超一起当选为妇女运动报告审查委员会委员,审查有关妇女问题的议案。

  1927年4月22日,因蒋介石叛变革命,宋庆龄、何香凝和毛泽东等人联名发表《讨蒋通电》。汪精卫实行“分共”后,宋庆龄发表《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远赴莫斯科。其后,何香凝公开发表声明,称与南京国民党政权决绝,辞去国民党内一切职务,离开广州远赴欧洲。1930年6月到9月,宋庆龄、何香凝相会于德国柏林,后经常见面,讨论中国革命形势及斗争的方式。期间,何香凝绘就《菊石图》送给宋庆龄,并题诗一首:“唯菊与石,品质高洁;唯石与菊天生硬骨。悠悠清泉,娟娟明月;唯菊与石品质高洁。”她是杰出的美术家,作品充满斗争激情、浩然正气。

  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不顾国民党政府阻挠,奋起抗战。为救护治疗苦战之伤兵,宋庆龄、何香凝赴十九路军指挥部慰问并开展救济,为伤病员募款、建立医院。宋庆龄在对记者谈话时指出:“今之自命聪明不顾民意者,每以强弱成败,自文其不抵抗之过。”抗战期间,何香凝目睹前线战士血肉筑防线,发出“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的感叹,给蒋介石送去自己的女裙,写下“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予以谴责。

  1933年3月28日,何香凝之子廖承志已经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在上海因叛徒告密被捕,卧病在床的何香凝奔走营救。宋庆龄得知消息后,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名义发表《告中国人民——大家一致起来保护被捕的革命者》,亲自出面奋力将其营救出狱。


1937年6月,宋庆龄、何香凝、胡愈之等发起“救国入狱运动”

  1936年到1937年间,宋庆龄、何香凝共同营救“七君子”,与救国会十余人共同发起救国入狱运动,大义凛然,自请入狱,提出“宁愿牺牲自己,来促成团结抗日与救国自由”。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声援下,国民党当局承认“救国无罪”,七君子出狱。

  1937年2月,宋庆龄与何香凝一起向蒋介石递交《恢复中山先生手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案》。1938年10月28日,她们联名致函林森、蒋介石等,要求明令制止汪精卫对日妥协的言论。1941年1月14日,她们联名发表宣言,要求撤销“剿共”总署,坚持实行联共抗日。抗战期间,何香凝的子女还积极参加了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的活动。何香凝勉励儿子廖承志“汝需努力奋斗御敌,以竟汝父遗志”。这份电文在《救亡日报》上以“廖夫人何香凝训子杀敌”为题全文刊载。对何香凝肃然起敬的著名剧作家田汉写下跋文:“有母性如此,中国不可亡也。”

  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香港举行,何香凝任民革中央常务委员,宋庆龄被推举为民革中央名誉主席。

  两位名垂青史的巾帼英雄


1949年9月,宋庆龄、何香凝与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妇女代表合影

  1949年1月19日,中共中央致电宋庆龄,热诚邀请她北上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但宋庆龄“由于有炎症及血压高,正在诊治中,不克即时成行”。6月6日,何香凝与邓颖超、蔡畅等人在京致电宋庆龄:“我们曾被迫分离两地,共同为自由民主奋斗,我们对你的钦佩与怀念,无时或已。”6月25日,奉中共中央之命,邓颖超携带着毛泽东、周恩来邀请宋庆龄北上共商国是的亲笔信,由廖梦醒陪同,专程抵达上海。宋庆龄读完来信,毅然决定北上。8月28日下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李济深、何香凝、沈钧儒、郭沫若、柳亚子、廖承志等50余位中共中央和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到北平前门火车站迎接宋庆龄。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宋庆龄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何香凝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从此,开启了她们为新中国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新篇章。


1951年10月,宋庆龄和何香凝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期间合影

  1972年9月1日,94 岁的何香凝走到生命的尽头。宋庆龄为这位寒梅女杰、革命老人致悼词说:“何香凝的一生是异常丰富和有益于人民的,她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宋庆龄晚年,廖承志、廖梦醒经常去看望她。1981年,宋庆龄病重,廖承志持续半个多月守侍在她的病榻旁边。他还和宋任穷一起,向宋庆龄报告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一致通过她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消息。宋庆龄逝世后,廖承志在《我的回忆》一文中这样写道:“……她艰苦奋战,如千丈巨岩,顶住一浪高似一浪的冲击,在狂风暴雨中巍然屹立。”

  1982年5月29日,廖承志在人民大会堂宴请应邀前来参加宋庆龄逝世一周年纪念活动的宋庆龄在国外的亲属和朋友时宣布:今天在北京正式成立“纪念宋庆龄国家名誉主席儿童科学公园基金会”(后更名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邓小平任名誉主席,康克清任主席,廖承志任顾问。1995年5月13日,何香凝美术馆经国家批准在深圳华侨城兴建,1997年4月建成并开馆。

  • layer 置顶

    icon
网站地图